#母女過招
親子關係永遠是為人父母的一大考題。
記得米蟲在叛逆期的時候,大媽曾經很有所感的跟朋友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到今天才知道原來每個孩子小的時候都像小天使般那麼可愛絕對是自然界的奧秘,完全是為了讓父母可以疼入心,不然很難度過艱辛的青春期考驗,時常會忍不住想棄嬰。"
還好米蟲小時候是個瓊瑤底的小孩,每天跟著阿祖一起看瓊瑤劇,等著大媽下班後回家現學現賣給我灌著各式各樣的迷湯,比方我一踏進門她就飛奔來緊緊的抱著我,跟我說:"媽咪,我今天是哭著睡午覺的,因為想妳想到流眼淚了。"諸如此類的情節每天在我的生活裡上演著,嗯..孩子,還好妳當年夠用心,阿母才能咬牙撐過妳的青春叛逆期。
最近聽聞幾個朋友正受孩子叛逆期所苦惱著,說實在的我非常能感同身受,這段不知人間險惡卻又急著長大的青澀歲月,誰沒走過? 總是自認為自己是世上最特別的靈魂,期冀著能遇到一個知我者莫若你的知己,這世界誰都可能懂你,但這人絕對不會是你的父母! 崎嶇江湖路難行阿,但這是每個人的人生中所經歷的第一個江湖,一個不小心,歧路就從這裡開始了。
有的人很幸運,有的人有了奇遇,更有些人自此踏上了不歸路,而人生會走上這些不同的分歧,父母在這段時期扮演的是關鍵角色,影響了你的孩子一生。
不論你的孩子在青春期犯下什麼過錯或不思長進,請不要扮演一個放棄的父母。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自己也會犯錯,不是嗎? 更遑論孩子。
孩子也不是複製羊桃莉,他的人生、他的未來、他的興趣、他的走向,他,應該享有自己人生的主導權,父母能做的是支持、引導與鼓勵,只要不是傷天害己之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一個朋友望子成龍心切,每天緊迫盯人逼念高中的兒子參加各式補習還不夠,空檔時間還有各式家教等著他,每天談話內容不外乎一定要考上好大學,不能讓她在夫家及貴婦圈失了臉面,但兒子不愛念書極力反抗,吼了她一句,妳自己當年不也不愛念書,現在每天也只會看時尚雜誌學穿搭而已,從小到大從沒看過妳讀過一本除了雜誌以外的書。
另一個朋友妹妹的女兒中輟成了未婚媽媽,找到她的時候也不願回家,朋友的妹夫氣急敗壞的斷絕父女關係,告訴小孩現在不肯回家的話,以後如何是她自己的事,請自生自滅沒人會幫她。
而夫妻之間也因為孩子的事鬧的不可開交無法消停,相互指責是對方沒把小孩教好,才會引發一連串的事端,無論是高壓式管教或是溺愛,總之都是對方的錯。
不論孩子這些青春期迷途的插曲最後是以何結果為落幕,親子關係的裂痕至此已產生了巨大鴻溝,很難跨越彼此的心結了。
而最後那個最傷心的卻往往是父母,除了幼年以外,人往往年紀越大後越渴望親情。
至於坊間一大論調-"當孩子的朋友"這個說法,我個人也只同意一半而已,孩子人格的成長及價值觀的養成主要來自家庭教育,與孩子相處父母絕對不能只當孩子的朋友而已。
該教就要教,該管就要管,原則性問題永遠不能讓步。
大媽今天好嚴肅😂,我其實想說的是,如同因地制宜般,依據不同的情節需要,父母該扮演的角色應是多元化的,我其實也很寵米蟲,偶而也會溺愛她,但我相信她這輩子遇到最兇的人也是媽媽。(辛苦妳了,孩子,最寵妳的跟對妳最兇的,阿母全包了),我也會告訴她媽媽不好的地方請當成借鏡千萬不要學。
最後分享一個米蟲在叛逆期聽不進大媽說教的時候,我都怎麼做的撇步 (這招不見得適合妳的孩子,每個媽媽其實應該都是最懂自己孩子的脾性,請自己找到最適合孩子的做法),大媽是這麼做的,我常看很多文章及小故事,然後印下來放在米蟲的書桌上,高中時期看不完的教科書,有這些小品她都會看,是一種放鬆也是另一種腦洗。(她說大媽最愛收集些危言聳聽的故事來嚇人了..)
#親子關係
#青春期
#母女過招第一集
米蟲超難帶的,大媽的腦細胞大概有一半毀於與她過招中..
這張照片很貼切吧? 大媽跟米蟲在大漠中過招~
大家有何好招請別藏私,一起分享給姐姐妹妹們吧~